網誌

肝炎

分享此頁 :

近日一宗有關肝炎的新聞再次引起社會大眾對肝炎的關注,讓我們一起了解肝炎的資料。

 

肝炎是什麼?

 

肝臟主要有三種功能,分別是分泌膽汁、解毒及代謝,肝炎會破壞肝臟細胞及其功能。除了感染過濾性病毒外,肝炎還可因酒精、 藥物、 化學劑和遺傳病所引起,現時 已鑑別可引致肝炎的病毒有最少有五種, 分別為甲、乙、丙、丁和戊型 。而本港出現的肝炎個案,以感染過濾性病毒引起較為常見。

 

香港的肝炎傳播情況

 

香港常見的病毒性肝炎是甲、乙、戊型,當中甲型及乙型肝炎受感染的個案有下降跡象,相反患上戊型肝炎的人數則有上升趨勢。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於2016年發表的病毒性肝炎監測報告顯示,約八成的肝炎感染者的年齡是界乎15-44歲之間。這是因為一般40歲以上成人大部分都已接觸過肝炎病毒,並產生抗體,所以感染肝炎的機會亦相對較低。

 

 

肝炎的分類

 

  甲型肝炎 經由腸道傳染,病毒由腸道釋出,繼而透過排便,釋出體外,若我們接觸或誤食被病毒所污染的物件或食物,便有機會受到感染。例如進食或飲用受病毒污染及未經處理或煮熟的食物,特別是貝殼類食物,或者與受感染人士有親密的接觸,這些情況都有機會感染到甲型肝炎。

 

  乙型肝炎 透過受感染者的血液或分泌物傳播,如病毒經母親於分娩時傳染給嬰兒、使用不安全的血液注射、傷口接觸到受感染人士的血液或體液、沒有做足安全措施的性行為等都是常見的感染途徑。乙型肝炎病毒一般是不會透過口水、淚水或身體接觸傳播,這是由於病毒在這些體液的含量過少。若患者未能完全清除體內的乙型肝炎病毒,有機會發展成慢性肝病 (肝癌是其中一個例子),同時亦會成為慢性肝炎帶菌者。

 

  戊型肝炎 傳播途徑一般與甲型肝炎相似,主要是透過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傳 播 。有證據顯示戊型肝炎能經進食生或未經煑熟的肉類感染。過往也曾在豬肝臟發現戊型肝炎病毒,但經此途徑感染的重要性至今仍未確定。

 

病徵

急性肝炎的病徵,都會在潛伏期之後才會呈現。潛伏期一般大約兩星期至六個月。病徵包括:輕微發熱、疲倦、肌肉痛、頭痛、食慾不振、噁心嘔吐、上腹不適和脹痛、便秘或腹瀉、皮膚和眼白變黃,小便顏色變深。多數患者在三至六星期內康復。

 

預防方法

 

目前香港有甲型及乙型肝炎的疫苗可供注射,嬰兒及學前兒童更可免費接種,不過甲型肝炎疫苗則要一歲以上才能注射。而疫苗有效期長達20年,乙型肝炎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更是永久性的保護。如果已經接觸過肝炎病毒,即是已產生抗體,便無須注射疫苗。若有意接種疫苗可以先透過血液測試,以確定體內是否已經有抗體。

除了接種疫苗,在日常生活方面,我們應要注意個人衛生,妥善清理排泄物,並要勤洗手,尤其是進食前必須清潔雙手,以及徹底清洗及煮熟食物,以免進食被甲型或戊型病毒污染的食物。另外,我們應避免共用有機會造成傷口的工具,例如牙刷、剃刀、針筒等用具,預防從血液中感染乙型肝炎。我們在進行性行為時更要做足安全措施,善用安全套,避免病毒從體液中傳播。

 

總結

 

肝炎會損害我們的肝臟功能,乙型肝炎病毒更有機會發展成慢性肝炎,甚至肝癌。因此我們要先了解肝炎的傳染途徑,時刻提防病毒感染,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。若已經接種疫苗就不用太擔心,不過我們還是要注意個人衛生,保障自己之餘,亦可保障身邊的人。

 

參考資料:

衛生署病毒性肝炎預防服務 (2006)。《肝炎是什麼?》。網址: http://www.info.gov.hk/hepatitis/big5/hep_00_set.htm

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(2017)。《甲型肝炎》。網址: 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healthtopics/content/24/24.html

Special Preventive Programme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(2017).
Surveillance of Viral Hepatitis in Hong Kong. Retrieved from: https://www.chp.gov.hk/files/pdf/viral_hepatitis_report_2016_final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