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工心聲徵文比賽 2017

義工心聲徵文比賽之目的是希望鼓勵社區健康義工反思義工的角色,互相了解、學習,並交流義工服務的心得。

經過大會之評審團選出優勝者,設冠、亞、季軍及優異獎。本年度的評判為香港公開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

副主任李燕瓊教授及林頌恩高級講師。

得獎者名單 :

冠軍 鄒欽華

義工姓名:鄒欽華

機構名稱: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港澳區會健康事工部

  自從我參加“賽馬會社區守望相助”課程,成為社區健康義工後,我增加了不少護理知識,和了解社區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的不同需要。

      在護老院的探訪中,我認識一位婆婆,她雖然82歲,但是仍然笑口常開。 兩年前,她在街上暈倒入院後,下肢活動能力大大減弱。她的子女,大多移民 外國。未受傷前,她身體非常健康,經常做義工幫助別人,從來不用子女擔心 。提到子女,她很自豪,因子女每逢假期,都會抽空來探望她。婆婆知足常樂,樂觀知命的人生態度,真的令人敬慕。但是,不少安老院的長者有長期病患 ,比較悲觀,覺得自己無用。作為社區健康義工的我,常常安慰他/她們凡事往 好處想,鼓勵他/她們發掘己的長處,可以老有所為。

      此外,我曾探望了一位傷健人士,他中風後需要坐輪椅,行動不便。自始 ,他要學習和重新適應新的起居生活,如穿衣、洗澡、跌倒後要自行起身…… 有一次,我陪同他乘搭地鐵去香港公開大學參加健康講座,遇到無禮的乘客,又遇到乘搭交通工具時的通道障礙和困難。這次經歷,我學習到怎與傷健人士 相處,他們害怕別人歧視的眼光,不需要別人同情,需要的是尊重和關心。我們應該多肯定及接納他們,讓他們早日適應和融入社會生活。我就領悟到聖經 的教導:「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。」

     透過義工的服務,我認識了更多社區上的人有不同健康需要,認識了自己的不足,看到社區很多家庭及病患者缺乏關懷,需要更多的義工加入,為社區注入活力,提昇更好的生活質素。

亞軍 黃樂民

義工姓名:黃樂民

機構名稱:新生精神康復會

  「助人自助」對我來說,就像是口號般的義工座右銘,每逢到中心服務,學習助人知識時便會聽到。於修讀這個社區守望相助課程之後,我更能真正感受及體會到「助人自助」。

  課本設計帶給我籌備活動的靈感。我把課本知識傳授予有需要街坊,街坊亦會教授更多生活知識給我,令我更能體會這課程所傳逹的訊息,讓我可以教我年近60歲的姨姨如何照顧自己,使我有種充實、有得著的感覺。除了感激可於免費的情況下報讀這個課程外,還可和經常與我一起合作的義工共同分享這些經驗及知識,令我個人成長,亦讓我找到一份同伴的感覺。

  要是有進階課程,我一定會再次參與,亦會推薦給更多人去報讀,令更多人受惠。

季軍 郭穎儀

義工姓名:郭穎儀

機構名稱:新生精神康復會

  透過參與義工,讓我有機會面對有不同的需求的人士。從上門探訪、電話慰問的過程中,更讓我學習到只要我們用真心誠意去幫助受助者,他們終會感受到善意的付出而接納我們真心的協助。

  曾有一位多病、壞脾氣、孤獨的長者,經數次的接觸,他由冷漠變為期盼的眼神,並願意分享他坎坷的經歷。其實每位受助者都會有著不同的背景,不同的故事。我們需要為受助者付出更多的愛心、關心、真心、誠心、細心聆聽和精神上支持令受助者對生活有所提昇,從而踏上健康人生。

優異獎 李燕玲

義工姓名:李燕玲

機構名稱:孝思園

  以往我長時間工作,放工時已感到疲累,沒時間關心家人及社會。前年我轉職到孝思園,及報讀貴 機構的課程《賽馬會社區守望相助課程》,從義工活動中懂得聆聽長者,並學習到他們向我分享的生活智慧。

  今年年初,我和報讀了本課程的義工醫護團隊來孝思園,向長者分享「季節性流行感冒的病徵及預防方法」。當日天氣寒冷又下著大雨,但無阻長者與義工醫護團隊的互動,氣氛非常愉快,公公婆婆甚至當我們是他們的子女!

  另外出席貴 機構舉辦的「都市痛症-預防與治療」講座,讓我明白到自己長期頸痛的原因。

  我會延續從本課程學到的東西去幫助別人!

優異獎 梁雪娟

義工姓名:梁雪娟

機構名稱:親切

   藉着參加了《社區守望相助課程》,我積極地參與了義工活動,而且亦得到一個環保機構的信任,召集十位義工一起參與活動,對我而言,這是一次很難忘的經歷。因為一向自己只是被邀請參與的那位,今次竟然成為了召集人角色,為我上了成長的一課。

  有一次我參與了一個萬聖節的活動,大部份都是南亞裔人士,我本身有學習化妝課程,巧合地被安排負責替小朋友們化妝,見到他們對效果很滿意,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呢!也很希望藉着這次活動,能達到共融的理想!

優異獎 梁惠蓮

義工姓名:梁惠蓮

機構名稱:光愛葵芳長者服務中心

  常說長者要活到老,學到老,對我來說可以嗎?

  在2017年,74歲的我得知有機會參加《賽馬會社區守望相助課程》後,我和以前不一樣。從課程中,我學到怡老按摩、陪診、認知、精神健康、健腦八式,多種訓練後,得益不少。當我們一齊做運動,玩遊戲時,看到長者們開心、快樂、開朗的笑容,我覺得很有成就感。

  現在,感謝光愛葵芳長者服務中心及公開大學,給我一個學習機會,認識多些事物,給我另一個人生,希望將來有更多機會學習,達到活到老、學到老的目標。

優異獎 梁潔明

義工姓名:梁潔明

機構名稱:南葵涌社會服務處

  我做義工服務已經超過35年,初時服務對象大部份是小朋友。經過歲月洗禮,自己

也變成長者,不過服務熱情並沒有因而減退,相反服務範圍有所增加,例如,探訪長者,扭氣球,包糭、派月餅,賣旗等等。

  較早時幸運地獲得數把長者用的拐杖傘,這些拐杖傘對我來說暫時沒有用途,只可以當一把普通的雨傘確實太浪費,隨便送給他人又不適當。於是這幾天細心觀察我座大廈的長者,送給誰會較適合,誰需要此傘?得到管理員姐姐協助下,得到一些有用資料,住在低層的勞婆婆本身有一把堅固的拐杖傘,看醫生時把拐杖遺留在的士上,她只好用一把普通直傘代替,但直傘的腳沒有膠粒防滑,對要用拐杖幫助的長者是一大危機。所以,我決定送給她!而另外兩把就送給快將85歲的老伯伯夫婦,雖然他倆已有拐杖傘,但他堅持每天與婆婆到附近街市買餸,拐杖傘用得多,耗損也快,所以將餘下的兩把傘送給他們。與他傾談期間,得知他是個很樂觀的人,雖然身患重病,但也積極面對,每天陪太太買餸當做運動。與人傾談可作舒緩情緒,所以聽了伯伯的一席話,令我學到知足感恩!雖然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事,但當我們行前一步,看多一點,我們的鄰裡關係就會變得融洽。

優異獎 陳安琪

義工姓名:陳安琪

機構名稱:香港浸信會醫院區樹洪健康中心

  回想在這段時間,曾接觸過不少不同階層的有需要人士。我還記得在探訪老人院時,我初時踏進院舍,我不禁淚如雨下,不敢踏入。因為看見那些長者不是臨床,便是坐輪椅,或是呆呆的坐著,令我想到將來我會不會好像他們那樣呢?難道人老了,真的是這樣沒有用嗎?不過我決定打開心結,繼續做義工。我對自己說:人老了,一樣可以做些有意義的事。

  而令我最難忘的事,是有一位精神病康復者,我每隔兩個月便和她見一次面,而她也有返中途宿舍工作的,但在最近,她連續數天沒有返工,中途宿舍職員致電給我,請我上她家看看發生什麼事。當我到她家裏時,看見她,並問她為什麼不返工,她竟然說,還未過完年,為什麼要返工?我聽到後真的感到啼笑皆非。

優異獎 楊智慧

義工姓名:楊智慧

機構名稱: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港澳區會健康事工部

  於5月27日我最後一次探訪一間護老院的院友,唱最後一首歌-友誼萬歲,心裡感觸「 再會吧,朋友!」

  自從參加了復興生命社區守望相助課程和出隊實踐服務一段時間,我覺得獲益良多!透過課程,我學習了關於老人常見疾病、精神病患知識和護理知識外,最重要如何關懷他們!每次透過參與探訪、傳遞健康資訊、唱歌、話劇、活力健康操、遊戲、聚餐,我能與服務對象傾談聆聽,將歡樂温暖帶給有需要的人群, 是何等有意義!所謂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,我體會到論哪個年齡層,大家都多麼需要愛與關懷和鼓勵!

  記得有一次探訪後,兩個婆婆好開心,依依不捨送別我們到大門口,話下次來要請我們飲茶!又有一次,天時暑熱,送了一個大西瓜比精神復康院的院友食,個個開懷大口大口地吃西瓜,大讚西瓜好甜好吃,快樂其實可以好簡單!見人快樂,自己也快樂,快樂也可以感染!世界有愛,社會和諧,何等美好!將愛心傳揚,發光發亮,今天社會何等需要!時間是金錢,除了金錢奉獻,我仍會繼續獻上時間愛心,發放正能量,活出愛!

優異獎 趙秀華

義工姓名:趙秀華

機構名稱: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

  慶幸ERC Danial Chan給我機會參加香港公開大學社區守望相助課程,在此先道謝各位,可使我在社會上更方便幫助有需要之老友。

  記得令我開心而難忘的事,望能供大家分享:有位80多歲的伯伯不幸在浴室跌斷股骨,術後太太又無法照顧,唯有入住院舍,而院舍內的物理治療師需要付費,他們無法可付。當我知道後,則將在賽馬會守望相助課程所學的運動方法一一傳給老太太,希望能助她丈夫步行。老太太每天風雨不改地協助丈夫做運動。光陰似箭,有日在街遇見婆婆,她開心地講述她丈夫可以自己用手杖慢步而行。聽後我不知怎會比她們更開心似的。做義工不但可以助人助己,更可進修更多知識,增加經歷,亦可與各方好友互相交流服務的心得,過得有意義退休的生活。

優異獎 黎潔冰

義工姓名:黎潔冰

機構名稱: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馬鞍山長者地區中心

  在2016年我放下湊孫的包袱,去參加信義會地區中心做會員。當時我的三女說:「媽,你去學做義工吧!」(註:三女和女婿跟我同住。)我回應她:「我身體不好,又甚麼都不曉,怎可做義工﹖」

  到2017年我嘗試參加健康耆兵,情形就變化多了。我察覺到健康的重要性。開始注重運動,每朝都堅持步行半小時,還加入了伸展拉筋班。哈!想不到身體健康起來了。之後我接觸更多義工服務,原來做義工,能見識很多新事物,和理解不同的項目。我學懂健體操,待人接物啦!心境變得開朗,見人微笑。在首次踏入公開大學銀禧學院,拿到五本書,教如何照顧長者。看後獲益良多。眼睛好像見到光環,總之見解和得益是自己。

優異獎 賴樂勝

義工姓名:賴樂勝

機構名稱: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馬鞍山長者地區中心

  這幾個月來,我和另一位義工,多次探訪兩位獨居長者。兩人都是居於自置單位,本來是兒女成群的,熱熱鬧鬧的。但長大之後,陸續遷出,各自組織小家庭。由於我的探訪沒有官方身份,大家年紀相若,就像街坊鄰里,閒話家常,無所不談,輕鬆打開溝通大門。探訪過程中,首位長者雖然健談,面帶歡笑,但眉眼之間,總是帶點無奈。次位長者,雖然弱視,但內心世界非常清晰,似是有所盼望。回想起來,我發覺這兩位長者,經濟環境不差,居所窗明几淨,擁有兩、三間睡房的單位,卻只得長者獨居。他們的子女高薪厚職,物質不缺,因而婉拒我們送贈的小禮物。但是,長者心靈空虛,天天面對空巢,度日如年。義工探訪雖然送上關懷與歡笑,始終是短暫的,有別於居家養老。當局鼓勵家居安老,如何有效落實呢?真是值得深思!

優異獎 Mirinda Tam

義工姓名:Mirinda Tam

機構名稱: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港澳區會健康事工部

  探訪目的是以什麼作為基礎呢?是以可憐躺卧病床的病人,彼此平等,以一顆愛心、謙卑的心接納病人身軀上的異樣嗎?

  我在醫院探訪患上骨折的黃婆婆,縱使她95歲,仍然保持思維清晰,中英文對答如流。當日她發燒而且有些抽搐,但堅持要扮作精神抖抖與我交談生活點滴。因為她的女兒在假期要照顧孫兒而未能照顧黃婆婆飲食,她對黃婆婆的身體護理感到擔心。她們透過電話通話,因為愛不會受到任何環境阻隔。因為我出現探訪,黃婆婆的女兒深受感動。她從本人口中知道媽媽早上曾經發燒,而院方沒有聯絡她,有些無奈。黃婆婆女兒百忙中牽掛著媽媽,非常感激我如此關懷長者。同時,我認識到周遭的病人和家屬,彼此目的都是渴望大家早日康復,在病房同舟共濟,互相照顧,此時此刻大家都如同一家人,守望著。這次探訪之餘也擔當了黃婆婆和她女兒保持聯繫的橋樑,也釋懷其女兒在假期日子反而因家務繁忙不能與媽媽相見的內疚。原來,神早已預備安排我去探訪黃婆婆,聆聽她的心底話,為她和她的家人祈禱她早日康復。 這是我最大得著一個探訪,兩份關懷,意外收獲,求主日後多多給我使用關心照顧長者機會。

Current Taxonomy: